在唐朝天宝三年的长安城中,历史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人物,被誉为“白衣宰相”的他,一生辅佐了四位皇帝。他就是李泌,字长源,一个运筹帷幄、能文能武的杰出人才。
李泌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早年便以神童著称,七岁时便能文赋诗,并粗通黄老列庄学说。在唐玄宗的时代,他因机遇巧合被召入宫中,受到了诸多大臣的赏识。成年后,他更是博学多才,擅长研究《易经》,并常常游历于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仰慕神仙不死之术。
天宝年间,李泌隐居嵩山,向玄宗献上《复明堂九鼎议》。因其才华横溢,玄宗想起他的"早惠",召他入宫讲授《易经》。因其讲解深入浅出,玄宗对其极为赞赏,命其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太子李亨待李泌极为优厚。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仓皇出走,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即位后,派人寻找李泌,要委以重任。然而李泌自称山人,坚决推辞,希望以宾客的身份为肃宗效力。肃宗无奈,只好授其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之职。每当遇到疑难国事,肃宗都会与李泌商讨。李泌在朝议事时无所不预,史书称其"权逾宰相"。因其多次出谋划策平定乱事立下大功的李泌虽被权宦陷害被迫隐居衡岳但他依然心系天下唐代宗即位后召为宰相多次受到宰相元载常衮的排斥出外任职仍兢兢业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最终被封为邺县侯世称李邺侯
李泌历经玄、肃、代、德四朝可谓四朝元老他对唐朝的贡献不仅在于军事策略更在于他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这种高尚品质使他得以在朝堂上远离纷争长年隐居于衡山
然而这位传奇人物最终还是在贞元五年三月二日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德宗追赠他为太子太傅所赐赙礼加等六十年后的他也即一七二二年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与历代功臣共同受到后世敬仰
总的来说李泌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辉煌他的一生辅佐了四位皇帝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更是成为后世传颂的美谈他的离世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损失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将永远照耀着后人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