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我国没有“零风险”的食品

  • 生活常识
  • 2025-04-14 11:18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导致食品行业成为了投诉热点。尽管我国已经加大对食品的监管力度,但食品安全事件依然层出不穷,这引发人们疑惑:我国是否存在真正的“零风险”食品?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努力。2010年,我国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随后在2011年设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职处理食品安全事务。该委员会旨在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不危害民众健康的水平。

那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食安委”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它的主要职责是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重大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责任。简单来说,就是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严格的监管。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监督检查司的副司长于军,以及资深媒体人、本期节目的媒体观察员曹保印。于军告诉我们,食安委的组成包括多个部门,如中宣部、中央、工信部、农业部等,共同致力于食品安全的监督、指导和协调。

食安办的成立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大家都期望它能解决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于军表示,各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除了日常管理工作外,还拨出专门力量负责应急事件处理。他们建立了24小时的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机制,能够随时得知网络上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并在初步核实后立刻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去核查处理。

尽管有这样的机制,但为什么很多问题都是媒体先发现,而监管查处似乎总在媒体报道之后呢?于军解释说,实际上在发现食品安全事件或查处方面占绝大多数,媒体发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去年的8个月中,主动发布的新闻占到了媒体报道的有效新闻总数的59%。

从专家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食品基本上不存在绝对的“零风险”,或多或少地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食品安全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我们持续努力,加强监管,提高公众意识,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食品的“零风险”。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