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及全国多地频繁出现大雾或阴霾天气,引发了公众对PM监测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PM2.5的话题,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热议焦点。在广州市环保局的一次通报会上,人们得知了关于广州PM2.5监测的动态。
PM2.5,这个看似专业且复杂的名词,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指的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不仅直径之微小——不到头发丝的1/20,而且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它们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据研究显示,PM2.5与肺癌及死亡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这使得对PM2.5的监测变得尤为重要且紧迫。
好消息是,广州市已经开始了PM2.5的监测工作,并且不会等到2016年才启动。早在2000年,广州就已经开始手工采样PM2.5,而在2009年,更是启动了全面的PM2.5监测。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柳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广州在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
今年1至11月,广州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98.8%,同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更令人欣喜的是,与PM2.5相关的灰霾天数从去年的60天下降至今年的34天。与此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也分别有所下降。
那么,PM2.5的主要来源又是什么呢?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日常发电以及工业生产燃料燃烧后的残留物等。广州市通过实施机动车排放全过程污染控制体系,尽管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但与机动车排放相关的污染物却下降了三成。广州市的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许多企业也改用清洁燃料或完成环保搬迁。
广州市为了全面监测空气质量,共设立了多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并建立了多模式本地化预测预报集成系统,对空气质量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与此还有辐射自动监测站和辐射应急监测车对广州市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进行实时监测。
在此,微微健康网提醒您:PM2.5可以进入我们的支气管、肺部甚至血液。除了带来呼吸系统疾病外,它还会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育系统、神经系统和遗传系统产生影响。让我们共同关注空气质量,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