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似乎总是固执己见,一旦决定了某件事,就如同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而且常常让人感觉他们全身长满了刺。这种性格的人如果在经历生活事件后未能进行适当的自我心理调整,或者周围人未能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指导,便有可能发展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日本心理学家冈田尊司曾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这类患者常常表现出过激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他们过度坚守自己的意见,看待问题总是过于极端,忽视现实和他人的意见,对他人的观点极度敏感,很容易因此损害人际关系。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1医院副主任医生王晓慧的介绍,如果想要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可以参照《国际疾病诊断与分类》(ICD-10)中的标准。如果患者有以下三种以上的表现,基本上可以做出诊断:
1. 对自己的挫折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度敏感。
2. 不能容忍他人可能存在的错误,对他人的错误持续关注。
3. 多疑,容易将他人中性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鄙视。
4. 出现超出实际情况的过度斗争,追求个人权利。
5. 容易发生病理性嫉妒,对恋人的新欢乐和伴侣的忠诚过度怀疑。
6. 自负和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感到受压抑和受到迫害。
7. 习惯性地将周围或外部事件解释为阴谋,过度警惕,常常怀有敌意。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接受专业治疗。患者也需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从敌意纠正法开始,注意不要陷入敌对心理的漩涡中。要尊重他人,理解只有尊重才能被尊重的道理。敞开心扉,学会向周围的人展示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学会宽容,相信公正的存在,学会耐心等待。要学会建立信任关系,减少敏感和猜疑,增加信任和友好。积极增加社会交往,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在交往中信任他人。
本文经过北京市回龙观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生凌笋昂的科学审查。凌医生在精神分析、心理危机干预、家庭治疗、恋爱感情分析、性心理和儿童学习障碍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