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内外因叠加造成京津冀雾霾 科技部称治霾无需

  • 生活常识
  • 2025-04-12 17:14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美国NASA揭示华北雾霾卫星图像

近日,美国NASA发布的华北雾霾卫星地图引发了广泛关注。结合科技部的通报,我们对雾霾治理有了新的认识。

科技部在昨天的媒体通报会上表示,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十年的深入研究,专家们揭示,雾霾形成的内因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大气污染负荷常年处于高位。而外因则是不利的气象条件频繁出现,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扩散构成挑战,静稳天气的发生频次远高于其他区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四季地面风速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使得一旦遇到静稳天气等气象条件,污染快速累积,雾霾天气便容易发生。

科技部部长马燕合引用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关于洛杉矶、伦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雾霾与大气污染的报告。他提到,尽管国外经验显示治理雾霾需要大约30年的时间,但在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要求及现代科技支撑下,我国治理雾霾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但要实现雾霾治理的目标,必须持续加强污染源头的控制、强化监测预警、严格管理和执法,并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针对华北地区近期连续出现的重霾天气,中央气象台的专家进行了。由于冷空气势力减弱,气温起伏不大,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虽然期间有中等强度冷空气过境,但持续时间较短,很多地方气温迅速回升。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近地面湿度加强,空气中的污染物更容易汇聚形成雾霾。对于2月20日至26日的连续严重雾霾天气,中国环境科学院的柴发合副院长表示,这次空气重污染的形成是持续静风、高湿、逆温及细颗粒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弱南风引起的区域传输更是让本就难以扩散的污染物雪上加霜。

面对雾霾这一严峻挑战,科技部未来将在多个领域展开重点工作:一是推动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二是加强清洁燃气的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三是深化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四是定期举办“大气污染防治科学论坛”,为公众提供一个科学理性的讨论平台。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