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陈果也踏入了北上的列车,把蔡骏的《似水年华》搬上大银幕。演员阵容星光熠熠,包括Angelababy、郝蕾和潘虹。虽然离“着陆”还有一段距离,但陈果表示他有足够的自信。他说:“生活在这里,沉淀下去,总会适应。”
谈及为何迟迟没有“北上”,陈果透露过去十年他主要在香港拍片,去年推出了一部新片《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影片名字已经透露出浓厚的港味,“红VAN”是香港特色的一部分,许多生活在香港以外的人们可能并不了解。陈果一直“心系社会”,这次也不例外,继续在剧本中政治议题。他的新片将13个港人的缩影困在一辆末世小巴里,象征着香港的当下困境。陈果表示,今日已非昨日,未来的方向尚不明确。对于接下来的作品,他透露会有更多政治内容的加入,但原作小说烂尾了,政治这东西深不可测。“现在去讲香港社会人际撕裂的过程太难”,他决定暂时观望。
从早期的“九七三部曲”——《去年烟花特别多》、《香港制造》、《细路祥》,到《榴莲飘飘》和《香港有个荷里活》,陈果一直在用独特的视角记录香港社会的变迁。若说哪位香港导演最热爱香港,陈果绝对名列前茅,或许还有陈耀成和王家卫。对于大陆,陈果并不陌生。他十岁才和家人移民香港,早在80年代末就开始在内地策划拍片,担任监制。
适应新环境并非易事。曾在西安拍手机短片时,陈果和他的团队用空心兵马俑道具做垃圾桶强调“环保”,却因此被骂“反动”,因为兵马俑是国宝。这让他意识到:“原来这边大家的思考方式是这样。”虽不服气,他仍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念。
在内地拍摄商业片,赚钱是理所但陈果表示这不会是他的终点。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手艺,偶尔还是要拍点文艺片。他还有一个心愿,想拍一个关于故宫消防队的故事,片名都想好了——《没有救火的时间是什么时间》。以小见大一直是陈果的拿手好戏。他的电影不仅展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座城市的面貌。陈果的电影之路,一直在记录、在观察、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