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北京报道】
随着高考钟声的临近,教育部联合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发布了一系列指令,旨在确保全国高考在安全、健康、温馨的轨道上顺利进行。据了解,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高达1193万人,较去年增加了115万,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面对错综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教育部门为考生铺设了一条坚实的应考之路。
教育部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建议,深入分析了今年高考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各地需结合本地疫情防控要求,制定详尽的组考防疫方案,确保每位考生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参加考试。这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防疫操作规范,加强和完善组考防疫措施,还包括开展防疫培训、设立应急备用考点、做好考前人员的健康管理以及优化考前健康筛查等。在这一系列措施中,考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被放在了首位。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教育部门积极联络在本地报名参加高考的滞留外省考生,协助他们顺利返回报考地备考。各地建立滞留考生信息台账,确保每位考生的健康状况、滞留原因及返程安排等信息得到详细记录与追踪。
在维护高考公平公正方面,教育部也采取了多项措施。结合今年的新形势特点,教育部强调要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这包括加强考务管理、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打击考试舞弊等违规违法行为以及扎紧制度笼子。特别是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教育部指导各地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在服务保障方面,教育部将考生服务保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通过加强考生指导辅导、优化考生综合保障服务以及强化政策宣传解读等方式,为考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为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还是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指导,都体现了对考生的细致关怀。
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为今年的高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确保每一位考生都能在温馨、有序的环境中参加高考。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教育盛宴的圆满成功,祝愿广大学子圆梦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