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四大学院启动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筛查研究
日前在世界儿科和外科协会举办的年度盛会上,心胸外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刘锦纷教授宣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上海四家顶尖医院已经联手启动了一项名为“儿童先天性产前诊断和早期综合诊疗”的试点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将先天性心脏疾病(简称先心病)的评估与诊治时间窗口前移至胎儿期,从而实现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尽早干预和规范化治疗。
刘锦纷教授表示,得益于上海市不断提升的诊断技术,如今的胎儿在母体发育仅24周时,就能通过科学方法发现心脏异常。而在妊娠期的4个月至5个月期间,通过心脏彩超与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准确率更是高达80%。这意味着先心病患儿的初步筛查与诊断能够在母亲孕期完成。这一过程中,心脏在母体内形成数周后就开始发育,两个月后,胎儿的心脏外表已经呈现出心房与心室的基本形态。
这项创新研究是由卫生部、上海市科委及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联合资助的系列研究项目之一,资助金额高达1049万元。参与这一项目的四家医院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系统以及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系统,分别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华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以及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这不仅展现了上海市对于胎儿健康的高度关注,也体现了医疗科研领域对于先天性心脏病预防与早期干预的深入。
刘锦纷教授强调,越早发现先心病,越有利于采取合适的医疗措施进行干预。从胎儿期开始筛查和评估,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还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随着这一研究的深入进行,未来有望为更多家庭带来福音,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更好的治疗与关怀。这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