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医院私自把封存的问题药品交由药厂检测欠妥

  • 生活常识
  • 2025-03-29 07:03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欣报道)近日,关于长岭医院输液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报刊登的一篇报道披露了患者在长岭医院输液时发现输液瓶内有不明絮状物的情况后,引起了宝鸡市渭滨区相关职能部门的迅速响应。昨日,渭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调查。

炎热的8月12日,一则消息如石破天惊,关于长岭医院输液室发生的不寻常事件引起了公众的高度警觉。当天上午,渭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汶书耘亲自前往长岭医院,对事件展开详细了解。他严肃要求院方提供封存的问题药品以便进行权威检验。院方回应称这些封存药品已被生产厂家带走进行检验。

面对这一回应,药监人员并未气馁,他们立刻前往医院药剂室,对涉及问题的同一批次药品进行了仔细取样。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等关键药品都被逐一取样,并详细填写了药品抽样记录及凭证。这些样本将被送往宝鸡市药品检验所进行严格的检验程序。

据了解,药品的生产厂家与患者已经就赔偿问题达成了共识。医院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免费体验,并给予了2600元的经济补偿。目前,患者的身体状况已经恢复正常。关于这批药品的质量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验证。宝鸡市渭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强调,药品在输入患者体内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长岭医院在发现输液瓶内有絮状物时,应当及时上报药监部门。但此次院方未能及时反映情况的做法显然不妥。而对于药品生产企业将封存药品带走进行私自检验的行为,药监部门也表示并不妥当。关于抽检药品的最终结果,本报将持续关注并报道后续进展。

我们将密切关注此次事件的后续发展,并及时向广大读者传递消息。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公正、透明的结果,以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