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化品检测揭示低量二恶烷存在
近日,香港化妆品技术资源中心发布了一项关于香港市面上日化品中二恶烷含量的检测报告。结果显示,包括霸王等在内的23款热销日化用品含有低于国际标准一倍以上的低量二恶烷。
据香港文媒体报道,这项检测涉及香港市面上17个品牌的23款洗发液,以及10款沐浴露。检测结果令人关注,在洗发液类别中,不同产品的二恶烷含量介于2ppm至最高达11.2ppm之间。而在沐浴露类别中,含量介于最高达12.1ppm之间。目前内地、澳洲及欧盟国家的产品二恶烷含量上限是30ppm,相比之下,香港样本的二恶烷含量相对较低。
尽管专家表示,二恶烷是护理用品生产过程中加入的起泡剂所产生的副产品,且长期高浓度接触可能对肝或肾有害,但实际上由于二恶烷易挥发,很难实现长期高浓度接触。因此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兼任副教授杨霖龙认为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市民对于日化品中含有低量二恶烷仍表示担忧。这种担忧已经明确反映在相关产品的销售数据上,某产品销售额因影响大降六至九成。
好消息是,专家建议港府应订立二恶烷含量的上限标准以加强监管。同时指出,二恶烷在理论上是可以避免的。厂商可以选择其他起泡剂或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方法如“真空剥离”来去除二恶烷。虽然这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但对于追求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的厂商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日化品安全的广泛关注。消费者对于日化品成分的认知和需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行业内外对于产品安全标准的讨论和反思。希望未来厂商能够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产品。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公众健康安全。在这场关乎健康的较量中,我们需要更多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消费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