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深圳5年后常住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

  • 生活常识
  • 2025-03-29 06:49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十二五”深圳卫生与人口计生事业蓝图揭晓》

昨日,备受瞩目的《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这是深圳未来五年的医疗事业发展的指南针。自2011年至2015年,深圳全市常住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将增至80岁,主要健康指标将领先全国,这不仅展现了深圳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凸显了市民福祉的不断提升。

这份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七大具体工作目标,涵盖了医保、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水平提高等多个方面,意味着市民将在这些领域切实感受到实惠。其中,加大卫生财政投入是重中之重。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卫生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38%,虽较“十五”期间有所增长,但仍低于国家“人人享有健康保健”规划中卫生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8%的目标。显然,为了达成此目标,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必须加大。根据规划,至2015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将不低于5.5%,其中卫生支出的比重将不低于28%,卫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不低于6.5%。这不仅是对未来医疗事业的承诺,更是对市民健康福祉的保障。

除了财政投入的增加,规划还明确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每千人口床位数和医生数均有具体指标,医护比例也将得到提高。针对优质医疗资源在关内地区相对集中的现象,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使特区一体化发展初见成效。医师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将降低到0.2,这意味着优质医疗资源的分布将更加均衡,关外地区将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

此次规划的发布,不仅是对未来五年的医疗事业发展的规划,更是对深圳市民健康福祉的承诺。相信在规划的实施下,深圳的医疗事业将更上一层楼,市民的健康福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让我们共同期待深圳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