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我省针对儿童部分重大疾病开展试点行动,旨在提高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标准,以减轻农民家庭面对儿童重大疾病的经济压力。
自3月15日起,我省开始实施一项重大举措。通过提高新农合的补偿比例,同时要求患者家庭合理分担医疗费用,充分利用新农合历年来的累计结余基金。这一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缓解农民家庭在面对儿童重大疾病时的经济负担。
此次试点疾病病种主要包括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所有符合条件的患儿年龄范围在0至14岁(含)。
指定的救治定点医院包括省人民医院、省农垦总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海口市人民医院。这些医院将为患有上述试点疾病的儿童提供救治服务。
当患有试点疾病的儿童在指定的救治医院住院时,他们所产生的符合补偿范围的医疗费用将得到较高的报销。新农合将提高报销比例至该费用的70%,相较于之前的比例提高了20%。特别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门诊化疗费用也被纳入住院补偿范围。如果在省外的医疗机构住院,则需要按照各市县新农合实施管理办法中非定点机构的补偿比例和报销程序进行执行。
除了补偿比例的显著提高外,个别病种的补偿封顶线也大幅上调。具体来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年的补偿封顶线(包括门诊化疗费用)从5万元提升至10万元。而其他四种试点疾病的补偿封顶线则仍然按照各市县新农合实施管理办法进行。
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农民家庭在面对儿童重大疾病时的经济状况,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记者范南虹 通讯员张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