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智慧里,老人们时常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小心对待小宝宝的脸蛋,避免捏触,否则可能会引发流口水,甚至长大后面部发育不均。”这一经验之谈,得到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陈玉林医生的认同。她解释说,婴儿的面颊皮肤非常娇嫩,口腔内部的腮腺组织也尚未发育完全,十分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受损。
陈玉林医生进一步说明,口水在正常情况下会被平衡控制,不会随意流淌。成年人会自然而然地将唾液吞入腹中。婴儿的情况却有所不同。由于他们的口水分泌较多,而又未能像成年人那样熟练地进行吞咽动作,因此可能会出现口水流出的现象。
据研究,婴儿在四个月大时,唾液腺开始逐渐成熟,口水分泌量增加。到了六至七个月时,大多数婴儿开始长牙,这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使得口水分泌更加旺盛,每天可能达到惊人的200毫升。考虑到婴儿口腔容量有限、较浅、舌头较短而宽,以及闭唇和吞咽动作尚不协调等问题,过多的唾液容易积聚并自然流出。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性流涎,随着婴儿的成长发育,到了两三岁时就会逐渐改善。
除了自然的生理状况外,外界的一些刺激也可能加重婴儿流口水的情况,其中就包括捏触婴儿的脸蛋。专家指出,如果频繁揉捏婴儿的脸颊,可能会造成腺体机械性损伤,从而使得唾液的分泌量和流涎现象显著增多。由于唾液中含有一些具有微弱腐蚀性的消化酸,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容易腐蚀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甚至引发炎症等皮肤问题。专家建议家长们尽量避免用力亲吻和揉捏婴儿的脸蛋,以保护他们娇嫩的脸庞。
因此作为父母和照顾者,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地照顾婴儿的脸部健康。无论是亲吻还是触摸,都应该轻柔且适度。对于婴儿流口水的情况也要有所了解和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婴儿的健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