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正良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药品比例过高,是否反映了医生过于依赖药品销售以增加收入的情况?对此,绍兴市人民医院一位副院长透露,尽管中央要求医院实行绩效考核,但尚未出台具体细则,导致医院仍在阶段。
在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大楼里,近20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胸前举着写有“讨薪”二字的A4纸,这样的场景无疑震撼人心。以前民工讨薪的新闻屡见不鲜,如今医生因薪资问题站出来讨要说法,着实让人惊异。
参与此事的医生刘亮(化名)事后表示,他们当时并不想将事情闹大。这次医生讨薪事件的直接原因,是部分医生因被指控“给病人开药过多”而受到处罚。有医生感到“底气不足”,但更多的医生将矛头指向了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
绍兴市人民医院的资深医生、硕士生导师王庆(化名)对此深表不满。他认为,医院追求利润最大化,将科室业务收入与医生收入直接挂钩,这种考核制度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不必要的检查、手术和住院。王庆表示,国家在医院投入有限,医院需要一定的经济效益来维持运营,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会使公立医院失去其公益性质。
王庆还担心,这种考核制度可能对年轻医生产生不良影响。年轻医生怀揣梦想,但进入职场后发现现实与梦想差距巨大,可能会受到身边唯利是图的医生的影响,失去原有的理想。
这起医生讨薪事件引发了病人和家属的好奇。事实上,这些普通的民众与这起争执息息相关。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每个民众的生活都紧密相连。这起争执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
这起医生讨薪事件不仅仅是一个薪资问题,更反映了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如何在保证医院经济效益的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是医院管理者需要深思的问题。如何为年轻医生提供一个健康的职业环境,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