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报道:近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辖区医院的报告,称有13名患者出现了疑似中毒事件的症状,包括面色潮红、心悸、手足颤抖等。接到报告后,福田区和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调查。经过仔细排查,发现这些患者在一家菜馆食用了蛇餐。经过实验室化验分析,发现中含有违禁药物成分——瘦肉精。这起事件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经过及时的对症治疗,这13名患者已全部康复出院,身体状况良好。据了解,瘦肉精是一种性质稳定的结晶体粉末,加热到极高温度才能分解,一般的烹调方法无法破坏其毒性。它是一种强效激动剂,能够刺激肾上腺素受体,促进分解和合成作用。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类和内脏会引发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
此次事件也引起了疾控专家的关注。他们提醒市民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注意防范风险,加强自我保护。餐饮单位和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购买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其制品。市民在食用可疑的动物食品后出现乏力、心悸、手足颤抖等瘦肉精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对于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超市等,应当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和建立购销台帐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靠。
值得一提的是,急性瘦肉精中毒症状虽然是一过性的,但如果治疗及时,仍然能够恢复健康,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由于利益驱动,一些不良生产经营者仍然会在“地下”、“黑市”违法使用瘦肉精,这成为了职能部门监管的难题。我们需要从动物饲养环节开始,对畜禽类、水产品、蛇等动物的流通环节进行全面监管。
作为市民,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在享受美食的我们也要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我们的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