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药店购买药品时只关注药品名称?昨日,一起被曝光的47个冒充药品的非药品品种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除了药品名称和价格,更重要的是关注“国药准字批号”。
在乌鲁木齐市的街头巷尾,许多市民像方女士一样,只关注药品的名称和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认证信息。昨日下午,方女士提着一大包药向记者介绍,这些药品都是常用的消炎和感冒药,因为药店搞活动而价格便宜才购买。但当被问及是否会关注药盒上的“国药准字批号”时,方女士却表示很少注意。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卫昨日介绍,这些被查获的冒充药品的非药品在外包装上与正规药品包装非常相似,普通人很难分辨。这些仿冒品都没有“国药准字批号”,有的甚至还挂着假批号。张卫特别强调,“像方女士这样只认药名的市民不在少数,购买药品一定要认准‘国药准字批号’。”
在乌鲁木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记者看到了这些被查获的非药品名单,其中包括常见的乐力、21金维他、益母草、金鸡胶囊、万通筋骨胶囊等。截至4月10日,仅乌鲁木齐市已清理下架停售的冒充药品的非药品达到47个品种,涉及的企业下架停售非药品共有709盒。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应该凭医生处方购买。要仔细观看药品外包装盒上是否有“国药准字批号”(由一个英文字母和八个阿拉伯数字组成)。如果没有这个批号,那就意味着它不是药品,其治疗效果无法得到保障。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被药品的名称和价格所迷惑,更要关注药品的认证信息,确保自己购买到的是真正的药品。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增强药品安全意识。在购买药品时,除了关注药品名称和价格,更要关注“国药准字批号”,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