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对粗粮的误解以及存在的一些常见的误区。许多人都误以为带有“麦”字的产品即是全麦食品,认为粗粮吃得越多越好。营养学专家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指出,饮食中的粗粮摄入确实有益健康,但并非多多益善,而是应该因人而异,精细搭配,适量摄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单纯的粗粮或细粮饮食都不是理想的选择。最近的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地区年轻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粗粮在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并没有养成每天吃粗粮的习惯。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强调,粗粮是相对于细粮而言的,包括谷类食物和杂豆等。而真正的全麦食物必须包含谷物的胚乳、麸皮和胚芽三种成分,缺一不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原则十分重要。食物多样化能够确保人体摄入各种必需的营养素;而谷类为主则能确保人体摄入充足的能量,避免过多摄入动物性食物,从而预防慢性病。粗细搭配的饮食方式更是现代人必须重视的,因为单纯的粗粮或细粮饮食都是不合理的。
粗粮的摄入应该适量且因人而异。虽然粗粮能够补充细粮中膳食纤维、维生素等的不足,但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月欣教授提醒我们,过量摄入粗粮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乳母、儿童和青少年等,由于他们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长期大量进食粗粮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重粗细搭配,适量摄入粗粮。既要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又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让我们共同追求健康饮食,远离误区,让身体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