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春的脚步渐近,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弥漫。在这个季节,顺应自然的规律,适当地“春捂”,调整饮食起居,增加户外运动,都是我们在养生防病方面不可忽视的环节。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的赵晓敏副主任医师向我们详细解读了“春捂”的奥秘。在民间,一直有“春捂”的说法流传。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捂”不仅是为了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求,更是一种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方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较差,腿和脚特别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对于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来说,一旦受寒,可能会引发疾病,如肺炎、老慢支等。“春捂”中强调对腿脚的保暖尤为重要。
在饮食方面,赵晓敏医师建议我们在春季应适当多吃菠菜和韭菜。春季是肝气旺盛的时期,此时应少食油腻和燥热的荤菜,如牛羊肉等,以免使肝火过旺,伤及脾胃。相反,我们应选择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如葱、姜、蒜和韭菜等,它们具有祛寒的功效,还可以杀菌防病。春季也是水果、食用菌、鱼类、大枣等富含维生素食物的盛宴。在春天干燥的季节里,多吃菠菜可以缓解口角生疮、大便干滞等不适。
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人们也应该适当增加运动量。赵晓敏医师提醒我们,春季锻炼时应多去户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早春时节,由于身体各器官的功能还处在较低水平,此时不宜进行激烈或长时间的运动。一些节奏较慢且运动量适中的户外活动更适于早春,如散步、步行、做广播体操、放风筝等。锻炼结束后,要及时擦干汗液,避免着凉,以免引发不适。
春天是养生的好时节。只要我们顺应自然的规律,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加户外运动,就能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在春日的阳光下,拥抱健康,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