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西省卫生厅宣布,在目前的115名被成功营救的工人中,有29人报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症状,被分类为重症病例,然而其余86名工人的身体状况总体平稳。这些获救工人的年龄跨度从22岁到56岁不等。令人欣慰的是,针对每一位工人,“一人一组一方案”的人性化治疗已经全面实施,且至今没有出现病危或死亡病例。
据医院方面详细介绍,转运至太原的60名工人普遍存在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包括电解质紊乱、部分微量元素极度缺乏,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跳。他们的肾功能和肝功能也受到损害。在身体损伤方面,有冻伤、肢体疼痛、神经损伤的现象出现。一些工人还带有基础性疾病,如泌尿道感染等。好消息是,经过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这些工人的病情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和好转。
救治专家组表示对此次救治工作充满信心。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全力以赴,针对每一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人在被营救后接受的不仅仅是医疗照顾,还有营养方面的关注。
在饮食方面,这些工人们进食的是“一日七餐”。来自河南的龚长中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他的经历:“在井下的第七天,我们饿得只能吃煤坨儿。现在能吃到医生为我们准备的三餐,真是太好了。”目前在医院治疗的工人们不仅能吃到三餐,还能享受到营养科医师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七餐制营养餐。由于长时间未进食,他们的肠胃功能较弱,因此目前采取“少量多餐、逐步增加”的进食方式。随着消化功能的逐渐恢复,他们的食物从流质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以确保他们的身体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来对抗疾病和恢复体力。
这一系列的人性化治疗和关怀措施不仅体现了医疗团队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