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一些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和布洛芬等,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后(数月甚至数年),部分患者会对这些药物产生精神依赖性和耐受性。这种现象引起了广大民众和医学界的关注。
具体表现为,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重复给予足量药物,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不安、焦虑、注意力涣散等症状,甚至全身疼痛、怕冷、寒战等不适。而一旦给予足量药物,症状则会明显缓解。这种依赖现象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明显。
西安市铁路医院药剂科陈春丽主任指出,虽然药物会产生生理依赖,但人体的戒断反应通常在停药后3到5天内自然消失。有些药物,如“感冒通”,更容易让人产生依赖,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最近,西安铁路医院内分泌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山西籍慢性肾衰患者。这位56岁的高先生,由于长期自恃身体强壮,有个头疼脑热总是自己解决,从未寻求医生的帮助。七年前,一次感冒后,他自行加大了“感冒通”的剂量,连续服用了一个月。感冒虽然好了,但他却发现自己对“感冒通”产生了依赖,一天不吃就感到不舒服。于是,“感冒通”成了他随后的几年里随身携带的差旅必备品。
好景不长。高先生近期出现下肢水肿、心胸憋闷、周身不适等症状,却仍未引起足够警觉。直到一个月前,他食欲不振、失眠难耐,才来到西安铁路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询问,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长期过量服用“感冒通”。
高先生的例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解热镇痛药虽能暂时缓解不适,但长期使用或滥用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适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而不是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也应该提高我们对药物依赖性的认识,避免因为一时的方便而忽视药物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