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细胞内酸性环境失衡或诱发帕金森病

  • 女性健康
  • 2025-04-25 00:12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浙江工业大学发现帕金森病关键致病机理:溶酶体氢离子通道TMEM175成关键

科技日报报道,浙江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的溶酶体新药研发团队,近日携手国际知名学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徐浩新教授团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他们在共同研究过程中成功定位了维持溶酶体酸性环境的氢离子通道TMEM175,并深入了其与帕金森病之间的潜在联系。这一重要发现揭示了帕金森病的关键致病机理,相关论文已引起全球科研领域的广泛关注并被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杂志上。

深入了解溶酶体的功能对于理解这一发现至关重要。溶酶体被誉为细胞的“垃圾处理中心”,其独特的酸性环境以及内部的酸性水解酶能够降解并再利用受损细胞器等“垃圾”。过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暗示,溶酶体的功能与某些基因的突变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特别是与帕金森病风险之间的联系。据统计,约20%的帕金森病患者携带TMEM175基因的突变。

论文第一作者、胡美钦博士以生动的比喻解释了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如果将溶酶体比作胃,其酸性环境的平衡就至关重要。当这个环境失衡时,就像会引发消化不良甚至疾病一样。为了维持溶酶体内部的酸性环境,氢离子需要在膜上进行流通。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比作水库保持水位的过程,有进水泵也有泄洪闸。”胡博士指出,溶酶体膜上的TMEM175正是这个关键的“泄洪闸”。

联合团队通过先进的溶酶体膜片钳技术,经过精确的表达筛选过程,最终确认了TMEM175在溶酶体中的关键作用。他们发现,这一通道仅在溶酶体腔内酸性环境下被激活。当TMEM175发生突变时,会导致溶酶体酸性过高、功能减弱等一系列后果,这些后果将进一步引发细胞代谢产物的累积、细胞损伤等问题,最终导致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这一结论在团队构建的帕金森病神经细胞模型和小鼠模型上得到了有效验证。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