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飞机商业飞行之路:走向商业运营与国际市场的步伐与期待
当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2022年9月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时,它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研制和适航审定能力的一大跨越。如今,我们不禁畅想,这一里程碑事件后,C919何时能够开启商业飞行之旅,走向国际市场呢?
关于C919的商业运营时间,随着适航审定的完成,我们离这一时刻越来越近。据悉,首家用户已经进行了计划安排,且从航线安排来看,C919将投用于国内主要航空干线。尤其是东航作为C919的全球首家客户,已明确表示将在满足民航局要求的基础上,迅速投入商业运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有望体验到国产大飞机的便捷与舒适。
但商业飞行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而严谨的准备工作的结果。从适航取证到飞机交付用户,再到运行准备,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航空公司需要完成运行合格审定,确保飞机安全投入商业载客运行。在这一过程中,飞行、机务维修、签派、乘务、配载等一线行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是不可或缺的。资深机长透露,新机型引进涉及几乎所有运营相关专业领域,培训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但航空公司对于全新机型的交付使用准备,包括培训、机务维修体系建立、信息系统的改造等,是一项系统工程,通常需要长达一年左右的准备时间。
那么,C919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适航审定的完成和国产大型客机技术的不断提升,C919的国际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目前,C919已累计获得了28家客户的815架订单,显示出其市场潜力。东航等航空公司也在积极准备引进新机型所需的各项保障措施,如航材维修、物流仓储等,以确保首批次飞机的高质量运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C919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C919的商业飞行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C919终将翱翔于商业运营和国际市场的广阔天空。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期待着国产大飞机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风采。国产大飞机C919走向国际市场的之路
备受瞩目的国产大飞机C919,不仅仅在中国民航局申请了适航证,其雄心壮志更在于开拓国际市场。欧洲航空(EASA)早在2017年便已受理其型号合格证申请,这标志着C919的国际化步伐已经开始。
关于C919飞机走向国际市场的问题,其实涉及两个层面:一是飞机作为中国登记的载体飞出国门,二是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飞机销往国外。中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适航审定体系。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在国际上是被广泛认可的。这意味着中国的航空公司可以使用拥有中国适航证的C919飞机飞往世界各地。
要想将C919销往国外并非易事。按照国际惯例,出口飞机必须满足进口国的适航要求。为此,C919需要通过双边适航来获取其他国家的适航批准。幸运的是,中国已与美欧等3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适航协议,为C919走向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民航局也正积极支持国产民机的出口,助力其走向世界。
单通道窄体机是国内外航线的主力机型,而C919的座级和航程与空客320、波音737等国际热门机型相当,这也使其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市场选择之一。随着航空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仅依靠波音和空客的产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C919作为国产竞争者,无疑为客户带来了新的选择。
中国商飞公司的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杨洋在珠海航展上表示,航空市场的需求量巨大,而C919的全球市场策略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未来20年,全球经济和航空运输量都将保持稳健增长,这为包括C919在内的大飞机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预计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持续扩大,国内外商用飞机市场需求强劲,这无疑为大飞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C919的国际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虽然适航证的颁发时间尚未确定,但其已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潜力。我们期待这一国产骄傲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翅高飞,为中国民航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何时领证、何时颁证虽然未知,但C919已经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