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下的人才之笔:描绘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来源:人民每日在线-海南频道
报道自海口: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五指山依托其独特的生态优势,通过加快建设“六大公园”,促进人才进村下乡,引领和引导产业发展。这一举措激发了乡村活力,促进了村民致富和村容村貌的改善。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这里,新旧五指山人共同绘制了一幅茶叶致富的画卷。野生大叶茶树在水漫乡广泛分布,茶叶种植、炒制和制茶已成为当地许多人的主要生计。王兴珍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从1981年开始炒茶,并成立了李湘红茶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共同享受茶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不仅旧五指山人王力可兴镇在积极推动五指山大叶茶的推广,新五指山人也在为五指山大叶茶的推广事业而努力。海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金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了推广五指山大叶茶,公司不仅开设了线下门店,还在各大活动上展示其品牌和产品。公司还推动建立产学研旅游基地,与周边村庄合作开展旅游项目。
五指山顺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天广,是一名热爱农业、自学成才的退伍军人。他的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来到五指山市,拥有多个蔬菜种植基地。作为“五指山生态科技专员”,他结合当地情况,成功申请了高山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项目,并通过综合间作轮作、有益微生物、物理生物诱导和控制等措施,降低了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成本,使高山蔬菜增产8%以上。
在五指山,这些新旧五指山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将一片片茶园和菜地变成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他们不仅致力于产业发展,还注重生态保护,努力走出一条产业生态与生态产业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未来,五指山将继续强调打造“三片叶子”文章,为新旧五指山人提供更大的舞台,共同绘制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他,一位生态科技通讯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技术,责任感使他不断学习和成长。
在广袤的农田中,张天广与他的蔬菜种植基地,为五指山市场带来新鲜蔬菜的也保障了周边村民的就业机会。他深知,只有技术才能为这片土地带来真正的繁荣。基地采用多劳多得的工资计算方式,激发了村民的工作积极性,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和喜悦。这不仅是一片硕果累累的农田,更是一片孕育新农民、培育技术的创新之地。未来,张天广还计划立体种植,将高山蔬菜与百香果结合,争取更多的单位面积收益。
与此五指山的乡村振兴之路也在不断推进。像张天广一样,退伍军人王士军也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他不仅在田间地头默默耕耘,更是用心研究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结合当地农产品开发新菜式。他的海南黎苗风情宴和蜗牛焖鸡等菜品被评为海南名菜,深受食客喜爱。他还推出了黎苗式长桌宴席,推广当地特色食材,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五指山市成功入选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作为生态科技特派员,王仕君不仅创新研发了百香果酒、五脚猪肉蛋黄粽等产品,还通过多个渠道销售,带动当地就业。他还计划推广林下经济,借用农户土地种植粽叶,实现资源共享和废物利用。这些努力都为五指山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科技支撑生态文明的建设主题下,五指山市率先实施生态科技特派员制度,吸引了一批批有资金、懂技术、善分享的生态科技特派员前来助力乡村振兴。他们不仅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更实实在在地推动产业发展、拉动乡村就业。如今,“家门口就能挣钱”已经成为五指山乡村的新变化,这也是生态科技特派员们最引以为傲的成就。
在五指山的山水间,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这些为乡村振兴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晓和传颂。在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五指山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未来的日子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