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意识到,突发性心脏停止与常见的心脏病发作其实是两码事?我们通常所说的心脏病,是因为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脏血液流通受阻。而突发性心脏停止(SCA),则源于心脏功能的异常,导致心脏出现突然的不规律跳动。对于突发性心脏停止,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急救,病人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因为每过一分钟,存活率就会锐减12%。
心脏病发作时,典型的征兆是胸痛持续超过15分钟。而且,有一半以上的心脏病患者在发作前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会有一些预警信号。也有时候心脏病会毫无征兆地突然袭击。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家里的水管问题,水流因某处阻塞而无法顺畅抵达目的地;而突发性心脏停止则更像是家中的电力系统发生了短路,导致心脏的正常节奏被打乱,使得血液无法顺畅流向全身。
台湾每年有大约2万人,在救护车赶往医院的途中就失去了心跳。有些人即使被救回,但因为缺氧时间过长,最终变成了植物人。为了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卫生署积极推广在公共场所设置傻瓜器——自动体外心脏器(AED)。如果有人突然倒下,立即进行CPR并配合使用器,可以大大提升存活率至五倍。
长期在急救第一线的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马惠明分享了在大众运输、运动休闲以及学校等场所的统计数据。由于这些场所人流量大,且民众在此进行的活动性质特殊,相较于其他环境及产业类别,这些场所更容易发生院外突发性心跳停止。在这些地方安装公众AED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以保障民众和员工的安全。
这篇由网友『懷念旧枕佳人』的文章《突发性心脏停止 好比电力系统发生短路》,为我们深入了突发性心脏停止的机制和重要性。阅读此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一医学现象的背后原理,还能明白为何在公共场所推广AED如此关键。我们也要明白,这篇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虑,请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