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食品检测凭什么搞“内外有别”

  • 女性健康
  • 2025-04-16 13:08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食品检测的内外有别现象》

在这个“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现实中,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焦点。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食品安全监管的理想状态,但如果不能割舍掉与食品安全体系相关的利益纠葛,那么我们将会陷入一个难以摆脱的困境。如何真正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正如昨日社论所强调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以公益和良心为衡量标准,真正中立、公正的第三方监管机构。这样的机构才能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的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标准得到贯彻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效力还是实施时间,监管都只是后续的跟进步骤,真正决定食品安全的是食品的安全标准。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常识,只有标准科学合理,执行和监管才有意义。然而现实中,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外有别现象却屡见不鲜。比如,一些在国内毫无问题的蔬菜水果,一运往国外就可能遭遇绿色壁垒等问题。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之归结为外国人的挑剔和苛刻,而应该认识到这是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们自己对自己人的要求标准偏低所致。并不是外国人金贵,而是有时候我们自己糟践了自己,为标准所“矮化”。

据《中国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在2007年上半年,中国消费量最大的前十类食品中,水产品合格率仅为85%。企业9类食品专项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制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7.6%。这种对国外高标准高合格率,而在国内低标准低合格率的现象,堪称发生在中国的一大奇观。

按照常理来说,低标准应该是更容易达成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这与食品抽查及监管体系息息相关。出口的食品不仅要经受国内的检测,更要经受国外更高标准的检测。出口食品才会实行高标准、全过程控制。我们可以发现,食品安全的高标准与高严格度的检测及监管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制定并严格执行高标准、高严格度的食品安全检测和监管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食品的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