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药物与营养素的代谢关系极为密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治疗疾病,还会对营养素的吸收、转运、储存和排泄产生影响,从而改变机体的营养状态。反过来,营养状态和营养素的摄入量也会通过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对药物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对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是一种普遍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现象。很多人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甚至疾病治愈后出现了营养不良,这些营养不良有时会导致疾病加重,有些则持续成为后遗症。对于这种情况,人们往往只关注饮食因素,却忽略了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可能性。
微微健康网的专家指出,用药不慎也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长期大量使用某些药物的病人,若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应该考虑药物的影响。许多药物在治疗疾病的会干扰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长期使用而不加注意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危害健康。
比如,一些药物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利尿剂如呋塞米、丁尿胺等可能影响维生素B1的摄取,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药物而不及时补充维生素B1,可能会导致疲乏无力、消化不良等。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花生、大豆粉、瘦猪肉等,以缓解症状。
除此之外,一些药物还会影响蛋白质、钾、钙、铁等营养素的代谢。皮质激素类药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并抑制体内蛋白质合成,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肌肉无力。高血压患者服用的利尿药可能影响钾的吸收并促进其排出,容易出现四肢肌肉无力等症状。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引起消化道黏膜出血,导致铁元素流失和贫血。
专家提醒,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观察药物对营养素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不利影响,维持机体良好的营养状况。为此,微微健康网不仅提供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保健品,如富含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的保健品,还开设了保健知识专栏,详细介绍健康养生知识,并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患者在治病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药物的治疗效果,还要关注其对营养状态的影响,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和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