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广州:医疗资源需要统筹不要浪费

  • 女性健康
  • 2025-04-16 02:18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广州的区级医院在新政下遭遇“夹心层”困境

自4月1日门诊统筹新政实施以来,广州的区级医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它们既不是基层医疗机构,也无法与强大的三甲综合医院相提并论。门诊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显然受到了社区医疗机构截流的影响。

长期以来,医疗资源的分配矛盾日益突出。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却门可罗雀。医生与患者都在抱怨,而医疗资源却闲置浪费。这种结构性矛盾在新政实施后似乎有所缓解。

广州的新医保政策鼓励患者首先选择社区医院就诊,对于小病,社区医院提供的医保报销比例高达80%,如果从小医院转诊到大医院,报销比例更是提升至55%。这一政策使得各社区医疗机构门诊定点和病人数量急剧增加。例如,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政实施后,选点居民数量和门诊量都有显著增长。

在这一变革中,一些“躺枪”的医疗机构值得关注——正是广州的区级医院。它们既不是三级甲等医院,也不算基层医疗机构。新政后,小病的患者选择去社区医院就诊,大病则直接前往三甲医院,导致区级医院的医疗业务量明显下降。

在广州这个医疗资源集中、大医院林立的城市,区级医院处于尴尬的“夹心层”地位。它们类似于县级人民医院,但在业务上高度依赖辖区内的医保病人,主要是为“街坊”服务。它们的能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政策上也处于尴尬的境地。

面对这种困境,整合或许是一种选择。区级医院可以选择与上级医院结成医疗联合体,或者成为邻近上级医院的分院区,向上靠;或者定义为大型社区医院,成为各社区医院的领导者,向下靠。

一家医疗机构的成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投入。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的城市如“北上广”,医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避免资源的浪费,让各级医疗机构都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区级医院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只有让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才能为广州乃至全国的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