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报道,记者徐晶晶带来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市卫生局通报了今年首个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这是一名居住在城市与乡村结合部的安徽籍男童,他的离世让人倍感惋惜。当前,本市正处于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自五月以来,每周新增的病例数量超过一千例,比去年同期的增幅超过一倍。这背后是一个令人忧虑的态势,提醒着所有人不可掉以轻心。
据调查了解,这名不幸离世的手足口病患者仅为一岁零两个月的婴儿,其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这一不幸事件再次凸显了城乡结合部儿童的健康风险。据历年数据显示,大部分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发生在城乡结合部,其中九成以上的患儿是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这引发了社会对于城乡边缘群体的健康状况的关注与深思。
市卫生局上周报告手足口病病例达到一千八百二十三例。截至目前,今年本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患者已经超过五千人。与去年同期相比,病例数量增加了一倍左右。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
北京市疾控中心指出,五月到七月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但从当前全市的发病情况看,虽然疫情严峻,但还是在正常范围内。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肠道病毒,五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虽然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但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可以自愈。但家长们仍需警惕,因为少数病例可能发展成重症,如脑膜炎、脑炎等,甚至可能引发死亡。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和托幼机构的老师需特别注意,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疑似症状必须尽快就诊。
而在相关新闻中,北京市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累计报告了近三万名手足口病患者,其中重症病例约二百六十多例,死亡五例。与往年相比,报告病例数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四。但值得注意的是,发病的儿童主要集中在儿童和婴幼儿聚集的场所,如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地方。对于这些场所的卫生防疫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