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之际,各类年会、酒会纷纷登场,朋友们欢聚一堂,觥筹交错之间,常常伴随着开怀畅饮。这样的场景过后,往往伴随着第二天的宿醉头痛,给身体带来不小的负担。如何在欢聚之时,让酒成为助兴而不伤身的媒介呢?这需要我们一同。
适量饮酒,无疑是欢聚时刻的关键。过度饮酒不仅损害身体健康,更可能增加事故风险。医学研究表明,适量饮酒可以愉悦心情,并在特定场合起到助兴作用。何为适量饮酒呢?
医学专家指出,每天摄入的纯酒精量应控制在20克以内。这相当于一盅15度的日本清酒或500毫升5度的啤酒。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适量饮酒的人群,其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及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较完全不饮酒的人群为低。也存在一些疾病,如高尿酸血症,不受酒精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酒精代谢能力都有所不同。每日酒精摄入量控制在20-40克被认为是较为健康的范围。超过此量,则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当每日酒精摄入量达到100-120克时,便属于过量饮酒。这不仅增加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事故死亡的风险,尤其对肝脏的损害更为显著。孕妇和老年人因酒精代谢能力较弱,更应严格限制酒精摄入。
那么,如何在欢聚时刻减轻酒精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呢?关键在于把握饮酒的量,避免过量。饮用单一酒类时,计算酒精摄入量相对容易。但当混合饮用多种酒类时,应特别注意,避免酒精摄入过量。搭配食物饮用,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腐、鱼类和肉类,有助于保护肝脏。补充水分也至关重要,因酒精具有利尿作用,容易导致脱水。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肝护肝保健品和缓解宿醉的保健品备受关注。尽管其中一些产品确实含有减轻饮酒影响的成分,但过度迷信这些产品而不控制饮酒量是不明智的。对于肝功能不佳的人群,部分保健品可能带来风险。真正控制和减少饮酒量,甚至做到不喝酒,才是保护身体健康的最佳办法。
欢聚时刻,让我们理性对待酒精,让酒成为助兴的媒介,而非健康的负担。适量饮酒,注重饮食搭配和水分补充,设置“肝脏休息日”,让我们在享受欢聚的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