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这种疾病在医学上又被称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或急性胃粘膜出血。在现代医学的急症纤维胃镜检查下,我们发现这种病症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占比高达约两成,足以证明它在临床上的普遍性。尤其对于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胃粘膜抵抗力较差且常常伴有血管因素的问题,使得这种病症尤为常见。
该病的出现常常与某些诱发因素紧密相连。比如某些药物的使用,像抗炎药物、镇痛剂、洋地黄和利血平等,这些药物可能会破坏正常的胃粘膜屏障,导致胃酸侵蚀胃黏膜自身,从而形成糜烂和出血。急慢性酒精中毒的人群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严重创伤、败血症、重大手术、严重烧伤以及恶性肿瘤等应激情况也可能引发胃的应激性糜烂。在极端情况下,如伴有休克症状,可能会导致胃粘膜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缺血性坏死,甚至形成急性溃疡。
该病的典型表现是多发性糜烂、浅表性溃疡伴随出血,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影响到食道和十二指肠。在临床表现上,以上消化道出血、呕吐和黑便为主。这些出血症状可能会反复发作,也可能是间歇性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不振和疲乏无力等消化道症状。对于诊断,X线钡餐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进行考虑。由于胃粘膜的愈合速度较快,因此应在发生出血后的24至48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此时的阳性率较高。如果无法找到出血灶,需要通过粘膜活检来进行确认。
在治疗方面,关键是要消除诱发因素,积极止血,并预防和纠正失血性休克。止血的方法包括使用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进行胃内灌注,每隔2至4小时一次。可以给予甲氰咪胍或孟氏溶液进行口服或胃内灌注。如果以上方法仍然无法止血,可以在胃镜直视下进行电凝止血或激光止血。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方法尤为适用。
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病症。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还有许多关于糜烂性胃炎的知识值得了解。推荐您进一步阅读相关材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