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尚未平息,又传来中秋月饼包装含塑化剂的惊闻。在众多涉及的企业中,costa等知名企业的名字也出现在塑化剂的名单上。这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月饼质量的关注。月饼行业的过度包装和豪华包装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但消费者更关心的是选择一份安全、放心的月饼,让企业真正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为何如此难以实现?
今年八月,《消费者报道》为了深入了解市面上的月饼质量与安全状况,特意在广州的各大超市和咖啡店购买了多个知名品牌月饼进行检测。这些品牌包括广州酒家、莲香楼、香港美心等。样品被送往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全面检测,重点检测了重金属、防腐剂含量以及月饼托中的塑化剂(DEHP、DBP)。
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月饼托中均含有塑化剂DEHP和DBP。其中,太平洋咖啡的“合家团圆”月饼礼盒中的塑化剂含量尤为惊人,DEHP含量高达18.5mg/kg,DBP含量更是达到12.0mg/kg,远超其他品牌。值得注意的是,DEHP正是此前白酒塑化剂风波的罪魁祸首。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致癌物分为四级,而DEHP属于二级(2B),可能对人体致癌。塑化剂的主要危害在于干扰荷尔蒙,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长期摄入增塑剂可能引发激素失调,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儿童性早熟等问题。
根据国标GB9685-2008的规定,DEHP和DBP只能用于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绝不能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的材料。月饼属于油脂性食品,月饼托中的塑化剂很有可能溶解于月饼的油脂中,从而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专家指出,月饼含油量高,不能使用含有DEHP的塑料包装。
DBP相较于其他增塑剂毒性更大,更容易从塑料制品中迁移出来。国外对DBP的使用限制非常严格,而中国的DBP年产量巨大,是日本的100倍以上。这反映出我们在某些领域的落后现状。
对于这八大品牌的具体塑化剂含量以及其他如防腐剂和重金属的含量,《消费者报道》将会陆续公布。这一事件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与担忧。让我们共同关注后续报道,为我们的饮食安全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