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特许厅和一些民间团体组织了一支调查团,前往北京著名的“最大假货商场”秀水街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提醒那些希望在韩中签订FTA后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要格外小心谨慎。造假问题在中国市场确实存在,但这个行动还是引起了一些质疑。
韩国知名媒体《亚细亚经济》在7日的报道中详细阐述了这一问题。随着韩中FTA的草签,许多韩国人对打开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市场充满期待。不少韩国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在知识产权和商标权方面较为薄弱的企业,对进军中国市场持谨慎态度。近日,韩国特许厅、知识产权保护协会、服装产业协会和食品产业协会等机构组成的“中国侵害韩国知识产权官民联合调查团”,前往秀水街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秀水街,调查团发现各种假冒名牌服装和韩国化妆品随处可见。韩国服装产业协会的李在吉先生对中国市场上假货的制造和流通速度感到震惊。他表示,“在首尔举办的服装秀,仅仅一个月后,仿冒品就会出现在中国市场。”这种速度和规模让人担忧。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说,参与此次调查的韩国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主任李泰仁提醒道,虽然韩中FTA的签订可能会使韩国品牌商品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但那些计划拓展或进入中国的韩国企业应当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在这个背景下,一名国内朝鲜半岛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韩国的机构未经中国官方同意就进行类似的“密访”,很容易引发争议。对于这种行动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尊重。此外他还表示这是一个重要的警示,提醒那些计划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要认真对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开放的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容忽视。我们需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关于企业成长和市场竞争的故事也是关于我们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市场开放的挑战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未来中国市场的变化和韩国企业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