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事件:神医祖传秘方背后的悲剧
一起看似普通的疾病治疗过程,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在银川市贺兰县,陈保东夫妇本以为找到了传说中的“神医”,不料却导致了女儿严重汞中毒的悲剧。
今年五月,陈保东的女儿陈思脖子上突然出现了不少肿块。心急如焚的父母带她就医,诊断结果是淋巴结肿大。经过多家医院的辗转治疗,病情却未有明显好转。这时,陈保东听闻贺兰县有位叫余立平的村民,拥有祖传秘方,专治淋巴结核和淋巴癌。这个在当地被称为“神医”的余立平,自制的黄色药丸引发了陈保东一家的希望。服药过程中,女儿开始出现皮疹、口疮、头晕、腹胀等症状。陈保东夫妇找到余立平询问情况,余立平却称这是正常反应。随着病情的加重,陈思出现呕吐和浑身抽搐的症状,最终被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诊断为药物性汞中毒。
据了解,陈保东夫妇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借遍了亲朋好友,甚至动用了陈思爷爷的养老钱。陈思的主治医生表示,虽然经过一个月的救治,陈思的病情已有所好转,但由于汞中毒程度超过常人600到700倍,后续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可能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每天的治疗费用高达千元。
此事引起了贺兰县相关执法部门的重视。贺兰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对余立平展开调查。经查实,余立平无医师资格证、无《药品生产许可证》和《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其所称祖传秘方配置的药丸系非法配制假药。贺兰县卫生监督所也发现余立平无任何证件和资质,属于非法行医。执法人员已责令其停止非法治疗活动。目前,余立平因非法行医导致陈思汞中毒,涉嫌构成非法行医罪,已被移交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除了警惕此类非法行医事件,还需了解汞中毒的并发症。慢性汞中毒患者可能出现脑电图波幅和节律电活动改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神经系统症状。血中某些指标如α2球蛋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可能升高,而溶酶体酶、红细胞胆碱酯酶和血清巯基等可能降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汞中毒及其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