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蘑菇中毒高发期提醒:路边的蘑菇不要采

  • 女性健康
  • 2025-04-11 21:16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春夏之交,正是菌类生长繁茂的季节,伴随着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频发,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预警。在这个时节,随着气温回暖、湿度回升,菌类在自然界中生长旺盛,而随之而来的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

专家指出,毒蘑菇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的具有明显毒性的毒蘑菇有多种,我国也有200多种。在广东地区,就有100多种毒蘑菇的存在。这些毒蘑菇中,一些常见的剧毒种类如白毒伞、灰花纹鹅膏等,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一些野生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肉眼和经验难以辨别其毒性。加之在野外环境中,无毒蘑菇往往与有毒蘑菇混生,使得无毒蘑菇也容易被毒蘑菇的菌丝沾染,从而引发中毒。即便是食用无毒品种的蘑菇,也不能掉以轻心。

毒蘑菇中毒的表现复杂多样,可分为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等多种类型。患者误食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随意采集、买卖、食用野生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市民最好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家庭饮食和集体聚餐等场合更要避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市民在食用蘑菇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应立即送医救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催吐法将未消化的毒蘑菇排出,但如果是昏迷状态则不宜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毒蘑菇的“颜值”问题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很多人认为有毒的蘑菇往往色彩鲜艳、外形吸引人。但实际上,“鲜艳”和“好看”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些颜色不艳、长相普通的蘑菇可能是致命的。例如,白毒伞是一种纯白色的蘑菇,朴实无华,但却是广东地区毒蘑菇中毒的第一杀手。市民在采摘和食用蘑菇时一定要谨慎行事,不可掉以轻心。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