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因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被重罚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相关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以巨额罚款。这家知名出行平台因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过度收集各类个人信息而遭到处罚。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APP在安装和使用时,会请求获取通讯录、相册、短信、定位等权限,其中许多并不需要,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软件商往往通过收集用户信息来挖掘潜在用户,或者根据用户数据推送广告。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成为一大挑战。手机软件层出不穷,除了微信、抖音、淘宝等常用APP外,还有许多无关痛痒或者甚至是诈骗软件。有些软件一旦下载、安装并注册后,即使不再使用也无法彻底解绑,让民众对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感到担忧。
工信部反诈中心推出了“一证通查”服务,用户凭借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后六位,可以查询本人名下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对于如何解绑不再使用的软件帐号,大多数正规软件平台如淘宝、支付宝等,均提供电话解绑服务。而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以下几点尤为关键:
1. 不用的帐号应及时注销。删除软件时务必同时注销已注册的帐号。
2. 避免在非正规渠道下载软件。只在正规商城下载软件,不点击不明链接,以免下载未经审核的软件。
3. 定期清理浏览数据信息。处理银行、金融等信息的网页浏览数据要定期清理,以防隐私泄露。
4. 谨慎连接公共WIFI。避免连接不明公共WIFI,特别是避免在公共WIFI下输入个人信息。
5. 经常更换个人密码。确保不同平台的登录密码不同,并定期更换,采用组合形式增强密码强度。
6. 谨慎授权软件权限。对于麦克风、摄像头、定位等敏感数据收集权限,不要轻易授权。
7. 避免下载无用软件。不占用手机空间且没有太大必要的软件,可以选择删除。
提高防诈意识,保护个人隐私,是每一个智能手机用户的必修课。我们欢迎读者分享更多关于保护个人隐私的注意事项,共同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