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施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已经走过了两个多月的历程,在河南的六个省辖市、共47个试点单位进行了实践。这一变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让众多医务工作者忧虑,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他们甚至面临生存危机。这种担忧并非个例,许多医院院长们感同身受。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的周国平院长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
周国平院长的医院下辖四个乡镇卫生院,都是河南省基本药物制度首批试点医院。尽管每天接收的病患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医院财务人员的抱怨之声却让周院长倍感压力。自5月1日起,除基本药物外的药品销售被禁止,财务人员的日常呼喊是收入减少了,但具体的减少数额却需要等到月底才能统计出来。
周院长拥有42年的医疗经验,即便担任院长职务,也从未离开医疗第一线。但现在,他却对卫生院的发展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一个良好的制度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来支持其运行。现在的状况是,一些病人因为卫生院缺乏必要的药物而不得不前往城市的大医院就诊,这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看病的难度和费用,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和周国平院长一样,河南省其他试点医院的院长们也有着同样的担忧。博爱县金城乡卫生院的路保安院长表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药品的差价部分理论上应由国家补贴,但至今财政补贴却未到位。乡镇卫生院原本经营的药物品种有800到1000种,但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他们只能按进价销售基本药物目录中的307种药物。
这一制度的实施无疑给基层医院带来了挑战。如何确保基层医院在坚持基本药物制度的也能保障农民朋友的医疗需求,并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需要部门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期待各方共同努力,让基本药物制度真正惠及每一个需要医疗服务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