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报道(记者熊琳)——超声检测:产前诊断的局限性及必要性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超声科主任董晓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并非所有的胎儿畸形都能通过超声检测出来。”这一观点引起了广大孕妇及其家人的关注与深思。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通过超声检查来观察胎儿的健康状况,董教授提醒我们,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
董晓秋教授强调,对于产前超声检查,孕妇应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虽然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并不能依赖它去检测所有胎儿畸形。特别是针对一些微小的器官畸形、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内分泌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胎儿畸形疾病,目前的超声技术仍难以达到完全检出的水平。这并不是技术的退步,而是医学科学的挑战。
那么,哪些孕妇更应加强产前超声检测呢?董教授明确指出,包括有遗传性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年龄在35岁以上的孕妇,或有胎儿畸形家族史及曾经分娩过畸形儿的夫妇,以及本身患有先天性缺陷的夫妇,还有孕期尤其是孕早期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物质如农药的孕妇,她们更应该重视产前的定期检查。
董教授进一步表示:“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是每一位从事产前诊断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我们鼓励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但同时希望大家正确理解产前超声检测的意义和局限性。”她指出,国外的妇产科医师协会已经发出过类似的警告: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不能盲目期待所有的胎儿畸形都能被检出。
作为未来的母亲,不仅要关注产前的超声检查,更要有全面的健康意识。除了依赖医学技术,还应该注重自身的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为宝宝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毕竟,预防总比治疗更为重要。让我们共同为新生儿的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