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广西遭遇罕见旱灾,自治区卫生厅迅速响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卫生监督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随着旱情的持续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成为关注焦点。此次通知强调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针对重灾区,卫生监督部门将对取水、制水、供水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测管理。这是为了确保水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让灾区人民能够饮用到清洁卫生的水源。此举旨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对于新发现的水源,将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这一措施旨在防止水源污染,保护水源的生态环境。在旱灾时期,找到新的水源是至关重要的,而保护这些水源更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广西疾控中心积极行动,制定并下发了《广西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应急监测方案》以及《旱灾地区生活饮用水消毒指南》。还派遣专家组深入重灾区,实地督导饮用水水质监测和安全用水等工作。他们的目标是确保农村地区的饮用水质量,让农民群众能够安全饮水。
在紧急通知中,还特别强调了农村中小学校饮水安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卫生部门将加大餐饮单位和学校、工地食堂等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力度,特别关注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为了防止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各市已组织当地医疗机构做好收治肠道、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准备工作。广西卫生厅已派出疾控专家指导干旱地区农村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目前,旱灾灾区尚未有相关传染病发生的疫情报告,但卫生部门仍然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应对准备。
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广西卫生厅对旱灾灾区的深切关注和积极应对的态度。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度过这次旱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