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阴霾:日本的核事故与我们的担忧
自那场震惊世界的“3.11”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爆炸之后,关于辐射泄漏、放射物污染的消息就如同阴霾一般笼罩着人们的内心。仿佛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人们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灾难的进展,尤其是那些关于放射物的消息。
前些日子,日本核电站附近水域的放射物含量严重超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也检测出了微量放射物。而今天,更是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区域内的5处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中检测出了放射性钚。那么,究竟令人闻风丧胆的放射物是何方神圣?它又是如何危害人类的?我们是否有办法抵抗它?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碘131以及它的危害。这次日本核泄漏的主要放射性物质之一就是碘131。碘131被人体摄入后,可以富集在甲状腺中,也能在甲状腺球蛋白的酪氨酸残基上发生碘化,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这一过程与稳定性碘完全相同。随后,碘131会贮存在甲状腺滤泡中,长期存在于人体,可能导致细胞的DNA断裂,随后产生细胞表达异常、细胞变性、坏死或长时间的细胞异化。
那么,什么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呢?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甲状腺肿大、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也是其特征。严重的甲亢危相可能会危及生命。
甲亢病的诱发与自身免疫、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自身免疫因素尤为重要。而放射物,尤其是碘131,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可能受到辐射暴露危险时,提前服用碘剂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碘剂中的稳定性碘可以被甲状腺提前吸收,从而阻断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