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其根状茎近似球形,茎直立,高度可达60厘米,有纵棱且无毛。秋海棠的叶子互生,叶片轮廓呈宽卵形至卵形,两侧可能不相等。上面主要为褐绿色,常有红晕,下面则色淡,带紫红色。托叶为长圆形至披针形膜质。其花葶有纵棱,无毛,花朵为较多数粉红色,苞片长圆形,先端钝,容易脱落。花药呈倒卵球形,子房则为长圆形。蒴果下垂,轮廓为长圆形,种子则为长圆形且淡褐色,数量极多。7月是其开花期,而8月则开始结果。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秋海棠的养殖方法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目录
1. 秋海棠的功效与作用
2. 秋海棠的养殖方法
3. 秋海棠的繁殖方法
4. 秋海棠的养殖注意事项
5. 秋海棠的生长习性
秋海棠的功效与作用
1. 园林利用价值:秋海棠经常种植在阴湿的墙角处,因其株矮花多的特点,常被园林布置工人用于橱窗阳台的布置,是一种非常赏心悦目的园林植物。
2. 治疗感冒:全草入药,性凉微苦。在夏秋季节采摘,初冬可以采摘果实。煎药口服有治疗感冒和清热利水的功效。
3. 食用价值:秋海棠经过处理后是一种食材。其叶子可做成汤料,与鱼同煮后味道更为鲜美。
4. 健胃解酒:秋海棠还有活血止咳、助消化、健脾胃以及解酒的作用。
秋海棠的养殖方法
1. 土壤:秋海棠宜种植在富含腐植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上。
2. 浇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同时避免盆土长期浸水。经常向叶面及花盆四周喷洒水雾,根据盆土的干湿程度进行浇水。
3. 阳光:秋海棠喜爱温暖、湿润的环境,怕强光直射,喜欢半阴环境。在温度高的季节里需要散射光照,冬天应多晒太阳。
4. 修剪:小苗长到6cm高时需摘心,促进分支。开花前45天左右轻剪,使分支早开花。开花后要及时剪掉残花和连接残花的一节嫩茎。
5. 施肥:生长期要多浇水多施肥。栽入盆中半个月后,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后期每隔20-30天施肥一次清淡的肥水。
6. 虫害:常见的害虫是卷叶蛾,少量虫害出现时人工补足,严重时用乐果稀释喷雾防治。
秋海棠的繁殖方法
1. 播种法:在华东地区,春季4-5月及秋季8-9月是最适宜的播种时间。将种子均匀撒在细泥上,无需覆土。再用盆底吸水法吸足水,然后盖上玻璃放在半阴处,10天后即可发芽。春播的苗,当年秋季就能开花。
2. 扦插法:虽然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成苗后分枝较少,除重瓣品种外,一般不采用此法繁殖。
秋海棠的养殖注意事项
1. 施肥:生长期需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主要施腐熟无异味的有机薄肥水或无机肥浸泡液。幼苗发棵期多施氮肥,促长枝叶;现蕾开花期阶段多施磷肥,促使孕育花蕾。
2. 浇水:生长旺盛期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秋海棠的生长秘语》
在四季更迭中,秋海棠以其独特的生命力,绽放着别样的美丽。它的生长适温在温暖的19-24℃,而冬季温度也不应低于10℃,否则那翠绿的叶片就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但在温暖的环境中,秋海棠的生长速度会加快,茎叶繁茂,花色更加艳丽。
秋海棠对光照的反应十分敏感,它更喜欢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长,过强的阳光会灼伤它的叶片。它对光周期的反应也十分明显。在短日照和夜间温度21℃的条件下,它的花期会推迟,仿佛在等待最适宜的时刻绽放。
这种植物仿佛天生就适应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排水良好、腐叶土层的林下或岩石缝隙中,对根部生长和发育极为有利。在这样的环境中,秋海棠能够尽情吸收养分,茁壮成长。
秋海棠的树皮呈灰褐色,光滑而富有质感。它的叶片互生,形状为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叶片先端略为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平钝齿。叶面深绿色而有光泽,背面则灰绿并带有短柔毛。叶柄细长,基部有两个披针形的托叶。
它的花朵5至7朵簇生,形成伞形的总状花序。花朵在未开放时呈红色,开放后渐变为粉红色,多为半重瓣,少有单瓣花。梨果球形,黄绿色,仿佛是一颗颗绿色的宝石。
关于秋海棠的繁殖,可以通过嫁接、压条、扦插、分株、播种等方式进行。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7月至9月间进行嫁接,而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进行分株繁殖。春季是压条和根插的最佳时期。春季播种前的种子需要经历30天至100天的低温层积催芽处理。
栽培秋海棠的过程中,要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每年秋季可以在根际培以塘泥或肥土。春季时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弱的枝条,保持树形疏散,通风透光。
海棠花的姿态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名花。它被誉为“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象。历代文人墨客多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赞赏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