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葛菜,别名蔊菜、野油菜等,属于十字花科蔊菜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长而表面呈淡黄色,有着不规则皱纹及须根,质地脆,断面呈现黄白色。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的潮湿地带。它的食用部分是嫩茎叶,而且塘葛菜还是一种药用蔬菜。其所含的菜素、菜酰胺具有镇咳、祛痰、抗菌等功效。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塘葛菜的各个方面。
目录:
塘葛菜的食用方法
塘葛菜的简介
塘葛菜的分布与特征
塘葛菜的功效与作用
塘葛菜的食用方法:
塘葛菜汤是一道美味的汤品。可以将塘葛菜与马齿苋搭配,与瘦肉一起煲汤,调味后即可食用。塘葛菜与鱼一起煲汤也是一道佳肴,加入鲤鱼和姜片,煲制两小时后调味即可。
塘葛菜的简介:
塘葛菜是十字花科植物蔊菜的干燥全草。其植物形态为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具有直根系。茎直立,粗壮,有时带紫色,分枝或单一。叶片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羽状分裂。花为黄色,排成顶生总状花序。长角果圆柱形,种子细小,卵圆形,褐色。
塘葛菜的分布与特征:
塘葛菜生长在田野、路旁或荒地上,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其植物特征为直根系,主根细长,侧根多。茎直立或铺散,细弱,无毛,基部分枝。叶片旋叠,无托叶,下部叶有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极小,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角果线状圆柱形,稍上弯。
塘葛菜的功效与作用:
塘葛菜:一种神奇的植物
塘葛菜与印度蔊菜Rorippa indica (L.) Hiern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也有着微妙的差异。印度蔊菜与蔊菜极其相似,但其植物体更为坚韧,茎下部的叶片呈现更多的羽裂特征。它们在自然界中常常被人们相提并论。
从功效角度看,塘葛菜是一味具有清凉属性的草药。其味甘淡,性凉,主要功效在于清热去骨火。对于湿火骨痛的患者,使用塘葛菜与一条开肚的生鱼共煮,便是一剂有效的汤饮。它还有其他多种用途和验方。例如,与枸杞头、生茅根、生葛和石螺等搭配使用,能够有效治疗因湿火引起的骨痛。而与其他草药如岗梅根、海、火炭母等配合,更可以构成一种轻热的方剂,对于一般的发热病症有防治作用。
当我们谈及塘葛菜的特征时,它高25至50厘米,整体无毛,具有直根系。其茎直立且粗壮,有时略带紫色或红褐色。塘葛菜的叶片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羽状分裂。它的花朵虽小,但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角果呈线状圆柱形,稍微上弯。种子每室有两列,细小且呈褐色或红棕色,具有休眠性。这种植物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塘葛菜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重要草药价值的植物。它的各种特性和功效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其独特的形态特征还是其在草药领域的应用价值,都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