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一种常常急性发病的病症,常常由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因素引发。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患病前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征兆。病程一般持续7到10天。面对肺炎,拖延是最忌讳的,因为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肺炎并不是休息一下就能痊愈的,所以及早察觉并就医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肺炎的早期症状,以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
目录
肺炎患者的早期症状
五大症状警惕肺炎早期发作
肺炎是否会传播
早期肺炎的日常护理
早期肺炎的预防
肺炎患者的早期症状
肺炎初起,患者会感到胸闷、头晕。幼儿患者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可能只是轻微咳嗽,甚至完全无咳嗽症状。专家解析了肺炎的早期病理变化,包括肺部发炎、肺泡实变等。肺炎可由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多种因素引起。
五大症状警惕肺炎早期发作
1. 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胸痛和毒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紫绀。
2. 寒战与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开始,随后体温急剧升高,可能伴有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
3. 咳嗽与咳痰:从刺激性干咳到咳出痰,痰的颜色和性质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
4. 胸痛:常有剧烈的侧胸痛,伴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
5. 其他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神志不清、烦躁、嗜睡或昏迷。
肺炎是否会传播
虽然大多数肺炎不会传染,但病原体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人与物的接触进行传播。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儿童、老人和体弱者,肺炎更具危险性。这些人应提高警惕,增强自身免疫力以抵抗肺炎。
早期肺炎的日常护理
肺炎的日常护理需根据其临床特点及分期进行。患者宜卧床休息,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环境。开窗通风时,要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对于身体处于高热状态的病人,他们的机体代谢会增强,因此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饮食,同时鼓励他们多喝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
在高热期,我们首先会采取物理降温,如使用水袋冷敷前额或利用50%的温水酒精擦拭身体的主要血管区域,每次擦拭大约20分钟。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我们会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为了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的体温骤降和虚脱,我们必须谨慎控制药物剂量。由于高热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兴奋,病人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谵语和惊厥等症状,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防护措施并适当给予镇静剂。为了防止口腔炎的发生,我们会使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氏液帮助病人清洁口腔,并在口唇上涂抹石蜡油以防止细菌生长。
对于呼吸困难、紫绀的病人,我们应让他们保持半卧位并给氧。为了确保氧气的湿化,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我们会定时观察血气,以维持PaO2在正常水平。
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我们会鼓励病人咳嗽。如果病人无力咳嗽或痰液粘稠,我们会协助他们排痰,包括更换体位、叩背、吸引、超声雾化吸入和使用祛痰剂等。我们还会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锻炼,以促进肺部分泌物的排出。我们会密切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以便更好地诊断疾病。例如,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病人常咳出铁锈色痰,而葡萄球菌肺炎的痰则可能为脓性带血,呈粉红色乳状。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当病人出现胸痛时,我们会让他们保持患侧卧位,并使用胶布固定患侧胸部或应用止痛剂以减轻疼痛。如果病人出现休克型肺炎的症状,如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四肢厥冷、末梢紫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我们会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加大吸氧量并建立静脉通路。我们还会注意病人的尿量变化,因为尿量是休克的重要标志。
肺炎的家庭护理也很重要。我们需要多给病人翻身拍背,帮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要注意病人的饮食,多吃水果、汤汁,少吃鸡蛋,以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维生素C。还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使用温湿度计调节室内环境。如果病人有发烧情况,可以使用退热贴或酒精擦身进行物理降温。
对于早期肺炎的预防,由于肺炎大多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因此预防感冒是关键。肺炎的病原很复杂,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但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我们需要加强锻炼、保持充足营养、注意保暖、避免与感染源接触等,以预防肺炎的发生。
肺炎是一种多发的感染性疾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加强护理和预防是加速康复和减少发生的关键。在普通人的鼻咽部,肺炎球菌常常静静潜伏,通常不会引起疾病。当人体的防线因各种原因出现裂痕,比如感冒、劳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脏病、长期吸烟等,肺炎球菌就会伺机而动,引发一系列疾病,如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等。
哪些人群更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侵袭呢?主要是体质较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心脏病患者、肺部疾病患者等。这些人群往往因为免疫力较低,难以抵御外界病菌的侵害。
为了预防肺炎,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是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卫生部门对此给出了明确建议。例如,在1988年的“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咨询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所有老年人和所有高危人群进行肺炎疫苗接种。在我国,肺炎球菌疫苗已经广泛应用在各地的卫生防疫部门。
这种疫苗只需在上臂外侧皮射一次,保护期可长达5年以上。疫苗接种后,大部分人的反应轻微,只有少数人在注射部位出现轻微肿痛,极少数人可能出现低热,但通常在2到3天内就会恢复。
疾病百科中的肺炎条目提醒我们,肺炎是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其病因多种多样,可由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引发。临床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等。对于肺炎的预防,我们被温馨提醒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并在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
相关医院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疗选择,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要关注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肺炎球菌疫苗的出现为预防肺炎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