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在其生命的某个阶段都会遭遇睡眠问题,特别是那些步入四十岁之后的人们,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社交活动频繁,压力巨大。激素分泌减少,同时还要照顾家中的老少,使得中年人的睡眠问题尤为突出,如入睡困难、浅睡、频繁噩梦等。各个年龄段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婴儿需要超过十小时的睡眠,年轻人应保证七到八小时,老年人则需要六到七小时。但值得注意的是,睡眠时间长并不等同于睡眠质量高。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睡眠是否达标呢?
如何评估睡眠是否符合标准?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观察自己是否在每晚的22点至23点之间感到困倦,并能否迅速进入睡眠状态。观察自己是否每晚都能安稳地睡上七到八小时,且不需要依赖闹钟或他人的提醒就能自然醒来。观察自己早晨醒来后的精神状态,是否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只要满足以上三点,即可判断你的睡眠质量良好。
那么如何计算有效的睡眠呢?有效的睡眠是以睡眠周期来计算的,特别是时间和睡眠效率。成年人每晚通常需要经历四到五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大约90分钟,分为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只有晚上睡眠周期充足,第二天才会精神焕发;若在修复周期中醒来,则会导致第二天疲劳和精神状态不佳。
如何自我调节睡眠呢?要按时起床睡觉,即使在节假日也要保持固定的作息,以稳定睡眠并提高睡眠质量。调整睡眠温度。降低核心温度是启动睡眠机制的关键,因此睡前1至2小时可以洗一个温水澡,并将室内温度调至23至25摄氏度左右。避免睡前过度思考和体力脑力劳动,进行放松训练,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减少焦虑,提高睡眠质量。如果尝试了这些方法后失眠问题仍未解决,那么就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必要时服用镇静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