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湾所谓的“友邦”纷纷宣布与台湾断绝关系。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历史、地理和政治的交织。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回顾这段历程。自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相继宣布与台湾断绝关系后,台湾的“邦交国”名单日渐缩减。目前,台湾仅剩的“邦交国”中,圣基茨和尼维斯便是其中之一。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名字或许并不熟悉,但实际上圣基茨已经成为移民圈内的热门国家。近年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俏江南集团董事长张兰等重量级企业家选择移民圣基茨,使得这个小国备受瞩目。
圣基茨和尼维斯是一个位于东海背风群岛北部的岛国,由圣基茨岛和尼维斯岛组成。这个小国拥有热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维持在舒适的26℃。尽管国土面积仅为267平方公里,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宽松的税赋制度吸引了大量金融公司和新移民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圣基茨和尼维斯的旅游业和金融业相对发达,这也为其在国际舞台上带来了一定的地位。
回溯历史,圣基茨和尼维斯于1983年独立并加入英联邦。同年,圣基茨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随后的1984年,台湾在圣基茨设立大使馆,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而到了2008年,圣基茨也在台湾设立大使馆。高层互访频繁,不仅体现了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展现了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立场。
台湾对圣基茨的拉拢并非易事。上台后,两岸关系陷入低谷,台湾的“国际空间”受到挤压。为了在国际场合占有一席之地,台当局试图通过所谓的“友邦”发声。例如,在联合国和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组织中寻求代表权。其中,圣基茨在台当局的一次尝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那就是在2017年世卫大会上,台当局希望通过圣基茨等国的支持将台湾列为观察员国。这一提议最终遭到拒绝。尽管如此,圣基茨与台湾的关系仍然紧密而复杂。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变化,我们不禁好奇:下一个与台湾“断交”的国家会是谁?历史的车轮将继续前进,我们拭目以待。圣基茨和尼维斯虽然鲜为人知,但其在移民圈内的热度不断上升,与台湾的交往也颇具看点。随着两岸关系的演变和国际局势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国家与台湾之间的互动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同时呼吁大家理性看待两岸关系和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同年8月,台湾地区副领导人陈建仁与圣基茨外交部长布兰特利访问团会面时,再次提及“入联”话题。他感谢圣基茨和尼维斯对台湾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并希望双方作为岛屿国家,能携手共进,拓展友谊与合作关系。无论台湾如何与“友邦”拉近关系,依然无法改变事实。
自2017年以来,台湾连续三年未收到世卫大会的邀请函。岛内媒体焦急地向世卫组织发邮件询问,得到的回复却让人心凉。世卫组织发言人明确指出,之前发给台湾的邀请函是基于“两岸谅解”,如果这种谅解不存在,就不会发出邀请函。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也指出,台湾参加世卫大会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两岸协商做出的特殊安排。如今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导致参会的基础不复存在。
尽管台湾当局一直试图通过其他途径与世界交流,如前往瑞士“蹭会”,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岛内知名媒体人指出,这种做法舍本逐末。另一方面,蔡英文似乎将圣基茨视为度假胜地,而非工作场所。今年7月的“出访”行程中,她在圣基茨停留时间较长,更像是度假而非出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遇到的一只猫,引发岛内网友的不满和批评。
其实,我能理解蔡英文想放松的心情,毕竟谁都需要休息。但台湾的问题并非单纯的放松可以解决。什么时候台湾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让民众安心,或许只有在承认“九二共识”之后才能真正实现。
至于圣基茨这个国家,虽然与台湾交往频繁,但它并非台湾的“救命稻草”。圣基茨作为一个海的小国,其国际地位和影响有限。台湾应该正视自身的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更多关于圣基茨的信息,需要我们关注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