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束之高阁

  • 生活常识
  • 2025-04-19 08:04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词语释义

你是否曾经听说过“束之高阁”这个成语呢?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个词语的背后含义。

“束之高阁”,字面意思为把东西捆扎起来,放置在高高的阁楼里。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是弃置不用,将其视为无足轻重或不再有价值的事物。这个词语在古代的文献中有所体现,描述了人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轻视态度。

在《晋书·庾翼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京兆杜乂和陈郡殷浩都是才名远播的人物,但庾翼却对他们不屑一顾。他常常对人说,‘这些人应该被束之高阁,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再来考虑他们的任用问题。’”这里的“束之高阁”,显然是对杜乂和殷浩的轻视和忽视。

在其他文献中,“束之高阁”也有类似的使用。《两般秋雨盦随笔·识字》中提到:“读书必须识字,但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接受知识,却对《说文》、《玉篇》等书束之高阁。”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忽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担忧。周恩来在《论统一战线》中也使用了这个词语,表达了对某种决议的轻视和搁置。

除了“束之高阁”的完整形式,人们还常常使用它的省略形式,如“束高阁”、“束阁”。例如,在韩愈的《寄卢仝》诗中,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经典著作的轻视。在陆游的《醉歌》中,“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则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读书的热爱。

“束之高阁”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告诉我们,在面对某些事物或人时,我们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不要轻易地忽视或轻视它们。因为那些被“束之高阁”的事物或人,可能在某个时刻,会展现出它们真正的价值。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珍惜每一件事物,不要轻易将其弃置不用。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