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专家肖新华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并非糖尿病本身,而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并发症。据统计,约有70%的糖尿病患者因ASCVD并发症而失去生命。这一并发症是可防可控的。
肖教授强调,预测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ASCVD的最危险因素是胆固醇水平,尤其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LDL-C)的水平。
随着对糖尿病患者ASCVD综合管理的重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新版糖尿病诊疗指南强调了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坏”胆固醇水平。指南推荐,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使用他汀类药物,对于合并危险因素的4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也推荐使用他汀。
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剂量问题尤为重要。最近的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在开始使用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时,使用较大剂量可能会引发糖尿病。尽管这并不意味着要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但患者和医生需要权衡使用较高剂量还是较低剂量的利弊。
来自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Dormuth及其团队分析了来自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13.7万患者数据。他们发现,与使用较低剂量的患者相比,使用较高剂量他汀药物的患者有15%更可能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尽管较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但对于某些患者,如高胆固醇的遗传疾病患者,较高剂量仍是必要的。
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服用较低剂量时可能使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尚无法解释这种特定风险的具体原因。
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尤其是“坏”胆固醇的水平,并遵医嘱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以预防ASCVD并发症的发生。在权衡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利弊时,患者应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确保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综合自人民网、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