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报道(记者李昌禹)——近日,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传遍四方。在民政部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一个联合行动悄然启动。民政部、中央、中央文明办等十个重要部门联手印发了《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份《意见》的出台,是为了解决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问题,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这项探访关爱服务,是一个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动。它将通过定期上门拜访或电话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状况。这一服务还将督促赡养人和扶养人履行其赡养、扶养义务,并根据实际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宣传讲解、需求转介以及必要的救援等服务。
展望未来,《意见》明确了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对应的目标。到2023年年底前,我们将基本建立起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到2024年年底,这项服务将普遍有效地开展起来。更令人期待的是,到2025年年底,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月探访率将达到百分之百,失能老年人将得到有效的帮扶,而探访关爱服务机制也将更加健全。
这份《意见》不仅为探访关爱服务指明了方向,而且还详细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建立探访关爱服务机制、丰富探访关爱服务内容、充实探访关爱服务力量、提升探访关爱服务质量效率以及做好探访关爱服务应急处置等。每一项任务都紧密关联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旨在为他们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关爱和服务。
这项行动无疑是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积极响应,也充分展示了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深切关怀。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项服务能够为广大老年人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关怀。《》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相关详情请参阅本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