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 “龙州模式”有作为

  • 生活常识
  • 2025-04-16 12:01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自1981年发现全球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对国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艾滋病也开始悄然滋生并扩散。防控艾滋病已刻不容缓,众多公众人物如濮存昕积极参与防艾公益行动,为这一重要议题注入更多公众关注。其中,“龙州模式”作为防艾的新力量崭露头角。

龙州防艾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县乡村三级的防控网络构建。这一模式将艾滋病防控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充分调动各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对村民进行自省式宣传教育。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广泛的社区参与和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投入,使防艾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具针对性。

这一模式的首倡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卓家同表示,传统的防艾工作主要集中在县级层面,但随着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变化以及感染人群的转变,这种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在广西,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迅速由交叉使用针具转变为性传播,感染人群也由人员转变为普通农民。针对这一变化,龙州防艾模式应运而生。

该模式在乡镇卫生院安排防艾专干,并为村卫生室配备负责防艾宣传教育工作的村医。通过奖惩机制,乡镇卫生院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确保防艾工作的有效进行。县疾控中心的职责也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的大包大揽转变为县乡村逐级监督指导。

2013年8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县乡村三级艾滋病防控网络规范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龙州县举行。会议明确,广西将全面推行龙州防艾模式,目标是在2015年实现全区艾滋病发病率下降25%。自龙州县推行这一模式以来,该地区艾滋病的发病率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我们都知道艾滋病主要通过“体液感染”、“注射感染”、“母婴传播”这三个渠道传播。龙州模式的新颖之处在于,它高度重视艾滋病传播人群的新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一模式不仅重视了对传播途径的防控,更关注了对目标人群的精准宣传教育,从而更有效地遏制了艾滋病的传播。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