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字桥的小海家,元旦节的温馨聚餐瞬间变成了惊心动魄的抢救现场。那天,小海正在享受晚餐,忽然被小姑投喂了一块粗如大拇指的牛肉。与此妈妈呼唤他过来喝汤,小海兴奋地跑向妈妈,不料途中摔倒。就在家人扶他起来后,他们发现小海脸色骤变,变得发紫,呼吸也变得困难。他们立刻意识到可能是嘴里的那块肉出了问题,但无论怎么试图让他吐出来,都无济于事。爸爸毫不犹豫地抱起他,朝着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疾驰而去。
20分钟后,小海被紧急送到医院。当时他的脸色苍白,全身无力,四肢冰凉。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紧张抢救,医生终于从他的气管里取出了那块如拇指般大小的牛肉。随后,小海的心跳开始恢复,最终他得以康复出院。
这样的惊险经历让人心有余悸。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程青提醒广大家长,急诊科每年都要收治大量因异物卡喉的患者,其中6岁以下儿童占到了惊人的比例。尤其在节假日期间,这类事故更是高发。有时一天之内就会遇到十多例。因为抢救不及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今年9月初,一名5岁的孩子在吃话梅时被家人逗笑,话梅核卡在了喉咙里,导致呼吸困难。由于家人耽误了一个多小时才送到医院,孩子失去了自主呼吸能力,抢救后落下了终生残疾,这起事件令人深感痛心。
程青医生强调,小儿在进餐时应该保持安静,避免打闹和嬉笑,以防止意外发生。像果冻、葡萄、坚果、过硬的肉块等都应该特别注意。如果不幸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家长可以先尝试让孩子面朝下放在大腿上,拍打其背部约五六次。若异物未出,再将其翻转过来面朝上,用食指和中指反复按压下胸部。注意用力不要过猛。如果这两个动作交替进行约3分钟后,异物仍未排出,就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急救。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可以继续拍打孩子的背部。
这个关于小海的惊险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认识到进餐时的安全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也应该关注和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地进行初步处理,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