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天酱油再次陷入舆论风波。在备受关注的“工业盐水酱油”事件尚未平息之际,又有消息指出其生产许可证过期。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对海天酱油质量的又一次质疑。
作为拥有“中国味王”美誉的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其IPO闯关成功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司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之前的“工业盐水酱油”事件外,最近又有投资者反映海天股份的部分产品生产许可证已经过期。这些过期的产品包括酿造酱油、酿造食醋以及鸡精等,它们在海天股份的市场占有率极高。
记者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官方网站上确实查到了相关消息,证实了这些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确实已经过期。对于这一情况,海天股份公司至今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此前,海天对于“工业盐水酱油”事件迅速回应,坚决否认与其有关,并明确表示从未走过“代工”之路。对于这次生产许可证过期的问题,公司的沉默不禁引发了公众的疑虑。为什么一家与海天同名的企业能够在家门口傍名牌呢?这引发了公众对海天公司的管理漏洞和监管部门的失职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公司旗下有一种子品牌叫“威极”,而这次生产问题企业的名称也带有“威极”,这无疑加深了公众的疑虑。对此,海天公司表示,“威极”品牌早已存在,而该公司只是在傍大牌。对于为何容忍一家山寨企业在其家门口傍名牌以及为何十多年未能制止其侵权行为的问题,海天公司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目前,海天公司已经正式向佛山中级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状告高明威极公司严重侵权和进行不正当竞争,并初步提出1000万元的经济索赔。尽管如此,这场风波留下的种种疑团仍需要海天公司和当地部门的进一步解释。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场风波无疑增加了投资风险。市场相关分析人士的意见仅供参考,投资者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对于海天酱油来说,如何妥善应对这场危机,向社会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恢复公众对其产品的信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